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孟氏苏崩猴(哺乳动物纲:近兔猴超科)的齿列以及亚洲窃果猴科系统发育关系的再研究(英文)
引用本文:毕丛山,倪喜军,王元青,孟津,Daniel L.GEBO. 孟氏苏崩猴(哺乳动物纲:近兔猴超科)的齿列以及亚洲窃果猴科系统发育关系的再研究(英文)[J].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0(3): 181-211
作者姓名:毕丛山  倪喜军  王元青  孟津  Daniel L.GEBO
作者单位:1. 美国堪萨斯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劳伦斯KS 66045;美国堪萨斯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 劳伦斯KS 66045;2.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100044;3.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100044;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部 纽约NY 10024;4. 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人类学系 迪卡尔布IL 6011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0)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编号:BCS-0820602)资助.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Major Basic Research Projects of MST of China (No.2012CB821900) and U.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BCS-0820602) is gratefully acknowledged.
摘    要:格沙头期的窃果猴类(carpolestid)孟氏苏崩猴(Subengius mengi)属于亚洲已知最早的近兔猴形类(plesiadapiform)。苏崩猴的新标本澄清了该类群的牙齿解剖结构。孟氏苏崩猴的齿列比以前认为的要原始得多,下齿列的齿式2.1.3.3,p4低冠,具有3个主尖,但不似Elphidotarsius的相应主尖那样完全并生,P3的舌侧缘更窄,结构更简单,m1不具有高度扩展的下前尖和下后尖。苏崩猴P3的独特结构以及对Elphidotarsius sp.,cf.E.florencae的P3解剖特征的重新研究表明,过去对窃果猴科P3的某些齿尖的同源性的解释是错误的。在详细的特征分析基础上,重新建立了窃果猴类及其近亲的系统发育关系。崩班期(Bumbanian)的同时猴(Chronolestes simul)被重新认定是窃果猴科最基部的成员。孟氏苏崩猴以及崩班期的另一个种旭日多脊食果猴(Carpocristes oriens)也是窃果猴类相对靠基部的成员,但这些亚洲窃果猴类之间似乎都没有特殊的相互关系。虽然北美和亚洲的窃果猴类均延续到古新世-始新世界线附近,但它们在两个大陆之间的扩散似乎仅限于古新世的较早期。

关 键 词:古新世  格沙头期  近兔猴形目  生物地理学  系统发育

Dentition of Subengius mengi (Mammalia: Plesiadapoidea)and a reassessment of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Asian Carpolestidae
Abstract:
Keywords:Paleocene  Gashatan  Plesiadapiformes  biogeography  phylogen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