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胡氏敏兽门齿釉质微观结构及其对基干啮形类的分类学意义(英文)
引用本文:毛方园,李传夔,王元青,李茜,孟津.胡氏敏兽门齿釉质微观结构及其对基干啮形类的分类学意义(英文)[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6(2):137-155.
作者姓名:毛方园  李传夔  王元青  李茜  孟津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100044;2.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部 纽约 10024;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10004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404022;41572021)资助.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Major Basic Research Projects of MST of China (No.2012CB821900)
摘    要:从晶体类型到釉质结构4个不同的微观结构等级详细描述了安徽潜山中古新世胡氏敏兽的门齿釉质微观结构。样品取自胡氏敏兽正型标本的上门齿后端。该门齿最外层为一极薄的无釉柱层,外层为放射状釉柱层,内层为具多层的施氏明暗带。施氏明暗带的单带厚度变化较大,倾斜度相对较小,带间无明显的过渡带,釉柱的横切面为不规则圆形,釉柱间质较厚,外层间质晶体平行于釉柱长轴。这些特征与啮齿类中的散系施氏明暗带极为相似。同时还发现有缎状的釉柱中缝和聚敛型的晶体间断分布在釉质的不同部位,而这些特征一般被认为是啮形类,甚至是哺乳动物的较为原始特征。与其他已报道的基干啮型类对比,胡氏敏兽的门齿釉质代表了啮形类中已知最早的双层似散系釉质类型,具有更多的较原始特征,为啮形类门齿釉质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形态学信息,并显示啮形类的演化可能远比现在认知的复杂。

关 键 词:安徽潜山  古新世  模兔类  釉柱  中缝  施氏明暗带

The incisor enamel microstructure of Mina hui (Mammalia,Glire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taxonomy of basal Glires
Abstract:
Keywords:Qianshan  Anhui  Paleocene  Mimolagidae  prism and seam  HSB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