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乔木黄牛奶树枝条的功能特征 |
| |
作者姓名: | 张运春 杜晓军 张桥英 高贤明 苏智先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2 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 250100 3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 610041 4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黄牛奶树(Symplocos laurina)是一种乔木克隆植物,其枝担负着支撑叶进行光合作用和克隆苗繁殖两种功能。由于枝功能的特异性在形态上表现出独特的特征:上部的枝生长比较旺盛,主要进行光合作用负责整个植株的碳水化合物供应与积累;下部的枝在形态上有所变化,基部细长而端部较基部明显增粗,并下垂呈“V”状,在生长过程中增长明显而无明显增粗现象,主要进行克隆繁殖。黄牛奶树的枝在由营养功能转变为繁殖功能的过程中年萌发次数显著增加;枝分化成克隆苗后在截取光能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克隆苗作为一个新的生命体,主要通过增加叶量占据更大的水平空间来增大总叶面积以截取更多阳光,不同于营养枝通过增加单叶面积占据更大的垂直空间来增大总叶面积以截取更多阳光的方式,但在不同的生境下对照枝与压枝克隆苗达到的总叶面积却无显著差异;从各构件的生物量特征看, 对照枝的生物量主要分配在叶和叶柄等光合构件上,而枝分化成克隆苗后生物量主要分配在茎上。即黄牛奶树的枝随着着地后功能的变化,在形态等各方面都有相应的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功能变化后内源激素发生变化的结果,但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关 键 词: | 黄牛奶树 克隆繁殖 构件 生物量 可塑性 |
收稿时间: | 2004-09-07 |
修稿时间: | 2005-05-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