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日本西部渐新世-中新世啮齿类及其地质古生物学意义
引用本文:加藤高文,吴文裕.日本西部渐新世-中新世啮齿类及其地质古生物学意义[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5,33(4):315-329.
作者姓名:加藤高文  吴文裕
作者单位:日本鹿儿岛大学地学研究所!鹿儿岛890
摘    要:日本九州渐新-中新世沉积物中新发现的啮齿类,有四种类型:1.河狸科未定属种A;2.晚渐新世Sasebo(佐世保)群的Steneofibersp.;3.河狸科未定属种B;4.早-中中新世Nojima(野岛)群的山东硅藻鼠(Diatomysshantungensis)。河狸科的两个未定属种的标本属于大型河狸,头骨大小接近于巨河狸(Trogontherium),门齿珐琅质具有明显的纵沟。个体大小和门齿珐琅质特征方面的相似性表明这些标本可能为同一个属。Steneofiber是一个遍布北半球的属,以前还未曾在东亚的晚渐新世地层中发现过。山东硅藻鼠的出现使我们有理由推测,在早中新世晚期,位于东亚边缘的日本和中国东部的哺乳动物同属一个区系。

关 键 词:日本  九州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  啮齿目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