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尖吻蝮和舟山眼镜蛇初生幼体的捕食性攻击行为
引用本文:林植华,樊晓丽,计翔.尖吻蝮和舟山眼镜蛇初生幼体的捕食性攻击行为[J].生态学报,2010,30(9):2261-2269.
作者姓名:林植华  樊晓丽  计翔
作者单位:1. 丽水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丽水,323000;杭州师范大学动物适应与进化杭州市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36
2. 丽水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丽水,323000
3.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4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229,30970435)
摘    要:毒蛇捕食行为通常可以分为3个阶段:攻击前、攻击和攻击后阶段,其中攻击阶段在整个行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了4个体温下尖吻蝮和舟山眼镜蛇幼体捕食小白鼠的行为过程,通过分析10个行为变量来比较两者捕食性攻击模式的差异并检测温度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两种蛇对猎物产生明显不同的攻击反应。攻击前,尖吻蝮感应猎物能力相对较弱,头部移动速度缓慢,准备时间较长;攻击时,尖吻蝮头部移动速度显著大于舟山眼镜蛇;攻击注毒后两种蛇均释放猎物,尖吻蝮头部回缩至攻击前状态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体温显著影响两种蛇的攻击行为。在检测的温度范围内,两种蛇都在28℃体温条件下感应猎物能力达到最好;温度效应对尖吻蝮攻击速度的影响显著,但对舟山眼镜蛇不显著。不同蛇类捕食行为模式以及对体温变化反应的差别可能主要与其利用感觉器官、生境条件上的种间差异有关。

关 键 词:尖吻蝮  舟山眼镜蛇  捕食行为  攻击  体温  感觉器官
收稿时间:9/8/2009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10/2/11 0:00:00

The predatory strike behavior of two species of hatchling poisonous snakes, Deinagkistrodon acutus and Naja atra
JI XIANG.The predatory strike behavior of two species of hatchling poisonous snakes, Deinagkistrodon acutus and Naja atra[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0,30(9):2261-2269.
Authors:JI XIANG
Institu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Deinagkistrodon acutus  Naja atra  predatory behavior  strike  body temperature  sensory orga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