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真菌利用异丁胺和NaNO2合成亚硝基哌啶
引用本文:季川,李铭新,李金兰.真菌利用异丁胺和NaNO2合成亚硝基哌啶[J].微生物学报,1987,27(1).
作者姓名:季川  李铭新  李金兰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昕化学病因与癌变原理研究室 北京
摘    要:致癌物亚硝基哌啶(Nitrosopiperidine)可以在林县食物中几种常见的真菌(串珠镰刀菌、圆弧青霉、娄地青霉、白地霉、互隔交链孢霉和杂色曲霉)参加下,由异丁胺和NaNO2合成。以白地霉和娄地青霉的合成能力为最强,分别为每瓶48120ng和40754ng,是杂色曲霉合成量的十几倍。利用气相色谱(Gc)/热能分析器(TEA)分析和鉴定,井用薄层色谱(TLc)将其纯化,又用高分辨气相色谱(GC)/质谱(MS)予以证实。本实验首次证明真菌可以使一级胺环化,生成环状二级胺,这为真菌与亚硝胺生成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关 键 词:真菌  亚硝基哌啶合成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