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白垩世两只鸟类雌性个体的骨组织学研究(英文)
引用本文:邹晶梅,王敏,郑晓廷,王孝理,周忠和.早白垩世两只鸟类雌性个体的骨组织学研究(英文)[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4(1).
作者姓名:邹晶梅  王敏  郑晓廷  王孝理  周忠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172020)资助~~
摘    要:对发现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两个达到性成熟的热河鸟(Jeholornis sp.)和反鸟(Enantiornithes indet.)的雌性个体进行了骨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河鸟和反鸟中,个体达到性成熟的时间要早于骨骼成熟。新的骨组织切片显示出与以往报道不同的骨组织结构,表明中生代鸟类的骨组织结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比原有的认识更为复杂。与以前报道过的热河鸟的骨组织结构相比,本文研究的雌性热河鸟的骨骼切片显示出更高的血管化程度,网状和径向的管道同时存在。反鸟的骨组织结构与此前报道过的早白垩世的反鸟Concornis相似,其骨壁主要是由平行纤维板骨组成,骨骼的血管化程度要高于以往报道过的反鸟成年个体。骨组织结构显示出该反鸟个体的骨质沉积速率已明显下降,表明其已经达到了性成熟阶段。

关 键 词:中生代  组织学  热河鸟  反鸟  热河生物群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