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物输入改变对亚热带两种米槠次生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魏翠翠 刘小飞 林成芳 李先锋 李艳 郑裕雄 |
| |
作者单位: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 福建三明 365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06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407);海峡联合基金(U1505233) |
| |
摘 要: | 酶在土壤有机质分解中起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凋落物产量的改变对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以亚热带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人促更新次生林(米槠人促林)和米槠次生林为研究对象, 设置凋落物加倍(DL)、凋落物去除(NL)和对照(CT) 3种处理, 探讨土壤6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米槠次生林中土壤纤维素水解酶(CBH)、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酚氧化酶(PhOx)和过氧化酶(PerOx)活性高于米槠人促林, 而酸性磷酸酶(AP)和β-葡萄糖苷酶(βG)活性没有差异; NL和DL处理均降低了两种不同更新方式森林土壤的AP、βG和NAG活性, CBH和PerOx活性均无显著变化, 而PhOx活性仅在DL处理后降低; 除NAG活性外, 米槠人促林的AP、βG、PhOx活性在凋落物处理后下降的幅度均高于次生林; Pearson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碳(C)、氮(N)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含量显著相关。因此, 凋落物输入的改变(无论增加和减少), 引起了土壤含水量、C、N以及MBC和MBN含量的下降, 进而可能会导致亚热带米槠次生林和米槠人促林土壤某些胞外酶(如AP、βG和NAG)活性降低。从土壤酶活性角度看, 米槠次生林比米槠人促林更有利于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C、N养分循环。
|
关 键 词: | 凋落物加倍 凋落物去除 土壤酶活性 米槠次生林 米槠人促更新次生林 |
收稿时间: | 2017-09-2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