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态变异在植物分类学和进化中的重要性
引用本文:徐炳声,.生态变异在植物分类学和进化中的重要性[J].广西植物,1986(3):201-216.
作者姓名:徐炳声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生物系
摘    要:生物群体的变异性是有机体所有类群的一个属性。在本世纪的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植物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了解种内和群体内存在的复杂的变异式样。近一、二十年来,进化生物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已转移到生态因素对个体、群体和种在环境和生物两方面的效应以及这些效应在生态学、分类学和进化中实际的含义上来。种内变异的描述和分类已成为当前最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最值得探索的领域之一。可塑性和耐受性在有花植物中普遍存在。但对大多数种来说,可塑性是有限的:一个具有较大分布区的种的不同地区的群体往往具有不同的基因型,而这些基因型是遗传和生态两个因素之间长时期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产物。种内变异是生态型性质还是梯度变异性质取决于自然界不同气候带或气候条件之间是急剧过渡还是逐渐过渡。但土壤和生物因素有时也参与宗的分化。群体和种内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外部形态的变化,而是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生理和生化的差异。适应于富含铝、铜或锌等重金属盐的土壤的小地理宗是由足够强大的歧化选择而不是由内在的隔离机制来维持。多态现象,即群体内不同遗传变异体的频率变化,可能与自然选择有关。现有的主要种下分类等级——亚种、变种和变型,不仅不能满足描述种内生态多样性和复杂的变异式样的

关 键 词:种内变异  可塑性和耐受性  生态型和梯度变异  小地理宗  化学宗  多态现象  选择因素  种下分类等级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VARIATION IN PLANT TAXONOMY AND EVOLUTION
Hsu Ping-sheng.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VARIATION IN PLANT TAXONOMY AND EVOLUTION[J].Guihaia,1986(3):201-216.
Authors:Hsu Ping-sheng
Abstract:
Keywords:Infraspecific variation  plasticity and tolerance  ecotype and dine  microgeographical race  chemical race  polymorphism  selective factors  infraspecific categorie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