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辽宁省葫芦岛地区寒武纪遗迹化石及其古生态意义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李晓波,张梅生,王旖旎.辽宁省葫芦岛地区寒武纪遗迹化石及其古生态意义北大核心CSCD[J].古生物学报,2016(1):31-44.
作者姓名:李晓波  张梅生  王旖旎
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兴城基地实践教学研究项目(兴城地区各时代古生物群及生物地层综合研究)(PB2014004);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辽宁1:25万锦西市幅区调修测]资助
摘    要:在辽宁省葫芦岛地区的寒武系中发现了由Treptichnus pedum,Planolites montanus和Palaeophycus heberti构成的遗迹化石组合。Treptichnus pedum分布于馒头组上部石英细砂岩中,其特征符合曳鳃动物的摄食遗迹,说明曳鳃动物是当时这一地区底栖宏体动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结合该群落在整个华北地台广泛出现于馒头组上部的情况,其兴起可能是一次区域性底栖环境良化事件的结果。Planolites montanus和Palaeophycus heberti出现在张夏组上部中、薄层灰岩中,位于剖面上最早出现的一层风暴沉积和一中厚层叠层石之间,表明其形成时海盆水循环较好,水动力较强,底层水和底质氧气较为充足,适宜底栖生物的生存。

关 键 词:遗迹化石  古生态  寒武系  辽西地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