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南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管状微体化石分布、生物属性及其地层学意义北大核心
引用本文:刘鹏举尹崇玉陈寿铭唐烽高林志.华南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管状微体化石分布、生物属性及其地层学意义北大核心[J].古生物学报,2010(3):308-324.
作者姓名:刘鹏举尹崇玉陈寿铭唐烽高林志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0003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01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央级公益型基本业务费专项基金(J071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911071和1212010600802-2)联合资助
摘    要:文中详细介绍发现于我国贵州瓮安和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的管状微体化石Ramitubus increscens,R.de-crescens,Crassitubus costatus,Sinocylocyclicus guizhouensis,Quadratitubus orbigoniatus和Yangtzitubus semiteres等5属6种。以往,虽然对这些化石的亲缘关系有不同的认识,但大部分学者均认为这是一类后生动物化石;特别是刺丝胞动物床板珊瑚类的学术观点,更是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文中根据管状微体化石的形态特征、分枝特点及其内部构造,对此类化石的古生态特征、生物属性和地层学意义进行详细讨论。指出具有分枝特征的Ramitubus确为底栖固着生活类型,目前将其亲缘关系解释为床板珊瑚类是合适的;但不具分枝特征的Crassitubus,Sinocy-locyclicus和Quadratitubus的古生态特征尚不清楚,虽然它们与Ramitubus大小相近,形态相似,但现有的形态学特征似乎更支持将此类化石可与丝状蓝菌联系起来。此外,Sinocylocyclicus和Quadratitubus在贵州瓮安和峡东地区均有稳定的产出层位,似乎显示出这两个属具有生物地层对比的潜力,但两地的产出层位中所共生的化石内容相差较大,因此,两属的地层学意义尚需进一步考证。

关 键 词:管状微体化石  古生态  亲缘关系  陡山沱组  埃迪卡拉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