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西天镇辛窑子早更新世鹿科化石新材料(英文)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台家坪、水冲口和大庄科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对其中鹿科化石的研究鉴定出7个种:步氏麂(Muntiacus bohlini)、化德祖鹿相似种(Cervavitus cf. C. huadeensis)、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华丽日本鹿(Nipponicervus elegans)、始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predavidianus)、双叉麋鹿(E.bifurcatus)及赤鹿(Cervus(Elaphus)elaphus)。其中前6个种产自台家坪和水冲口化石地点的泥河湾组中,层位相当于欧洲的中、晚维拉方期,即早更新世,而赤鹿产自大庄科化石地点,层位目前还不确定,但可能也是泥河湾组。因此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目前发现的鹿科化石至少有6个种。其中的化德祖鹿相似种和山西轴鹿是从晚新近纪残留下来的种类,而步氏麂、华丽日本鹿、始麋鹿和双叉麋鹿是早更新世出现的新种类。如果大庄科地点的层位可以确定为早更新世的话,赤鹿的最早记录则可以回溯到早更新世,其鹿角的演化是始于无冰枝,然后出现冰枝。另外,在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都发现过麋鹿和日本鹿化石,进一步说明在早更新世期间海平面曾经下降很多,使得大陆的一些鹿类得以迁徙到列岛上。最后,数量较多的低冠鹿科化石标本指示桑干河盆地一带在早更新世存在一定范围的森林环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