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肽向叶绿体的输入
引用本文:A.Cashmore,L.Szabo,M.Timko,A.Kausch,G.Van den Broeck,P.Schreier,H.Bohnert,L.Herrera-Estrella,M.Van Montagu,J.Schell,丁鸣.多肽向叶绿体的输入[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88,8(3):23-28.
作者姓名:A.Cashmore  L.Szabo  M.Timko  A.Kausch  G.Van den Broeck  P.Schreier  H.Bohnert  L.Herrera-Estrella  M.Van Montagu  J.Schell  丁鸣
作者单位:1.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洛克菲勒大学;纽约,NY10021,美国; 2. 马普育种研究所,5000克隆30,联邦德国; 3. 生物化学系亚利桑那大学,图森,AZ85721,美国; 4. 遗传学实验室;根特大学,900根特,比利时
摘    要:绝大部分的叶绿体蛋白组份是在细胞器外合成后输入叶绿体的。它们是以含氨基端延长肽的前体形式合成的。近来的实验已证明,外源多肽与这些氨基端延长肽融合后也能被输入到叶绿体内,从而为利用遗传操作的方法改良重要的经济植物提供了令人兴奋的可能途径。 和线粒体一样,叶绿体也含有自己的遗传信息并足以进行蛋白质合成,但大多数的叶绿体蛋白是核DNA编码并在叶绿体外的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见参考文献1的综述)。实际上,叶细胞质蛋白合成的主要产物是叶绿体蛋白质的两种多肽组份即核糖-1,5-二磷酸羧化酶(rbe S)的小亚基和光捕获叶绿素a/b蛋白复合体(CAB)的组成多肽。在本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目前已知的关于细胞质合成多肽输入叶绿体的机理以及最近一些证明外源多肽输入叶绿体的实验;另外还将讨论这种使外源多肽输入叶绿体能力的可能应用。

关 键 词:叶绿体蛋白  输入  蛋白质合成  rbcs  外源多肽  基质  前体  细胞质  转移  转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