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旱塬苹果园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差异 |
| |
作者姓名: | 赵志远 郑伟 刘杰 马鹏毅 李紫燕 翟丙年 王朝辉 |
| |
作者单位: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 陕西白水 715600; |
| |
基金项目: | 本文由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4,201103005-9)、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转化项目(NYKJ-2015-17)、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能力提升项目(2015-TS-18,2015NY-05)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示范基地科技成果推广项目(TGZX2014-16)资助 |
| |
摘 要: | 为了探究渭北旱塬苹果园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差异,于2013—2016年在地处渭北旱塬的陕西省白水县田家洼村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了3个不同果园水肥管理方式:农户模式(单施化肥,FM)、现有模式(推荐施肥配合地膜覆盖,EM)、优化模式(有机无机肥配施配合双元覆盖,OM),并对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优化模式可以显著提高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干旱季节较农户模式和现有模式分别增加5.6%和15.3%,优化模式20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低于现有模式,在干旱年份可以提高降雨入渗,降雨入渗达到300 cm,同时优化模式可以提高果园0~300 cm土层土壤降水补充量,稳定土壤水分变化,有效缓解了深层土壤干燥化程度.优化模式4年平均产量较农户模式和现有模式分别提高36.6%和22.5%.综上,优化模式可以通过提高土壤有效含水量,改善浅层和深层水分状况,提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在提高产量的同时,缓解土壤深层干燥化程度.
|
关 键 词: | 渭北旱塬 苹果园 水肥管理模式 土壤水分 |
收稿时间: | 2017-07-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