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QRS-T夹角对其的诊断价值分析
引用本文:钮黎剑,黄文军,孙 伟,沈 静,卢振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QRS-T夹角对其的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4):4665-4669.
作者姓名:钮黎剑  黄文军  孙 伟  沈 静  卢振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29;江苏盛泽医院心内科 江苏 苏州 215228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计委干部保健科研项目(BJ160129);苏州市吴江区"科教兴卫"项目(wwk201710)
摘    要: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QRS-T夹角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作为研究组(n=42),未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作为对照组(n=78),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分析QRS-T夹角对AMI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120例患者中42例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低血钾、Killip分级>II级、肌钙蛋白I(TnI)≥12 ng/mL、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心脏下后壁梗死、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90 ms、QRS-T夹角>90°是AMI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QRS-T夹角>90°对AMI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诊断的灵敏度为83.33%(35/42)、特异性为93.59%(73/78),准确度为90.00%(108/120)。结论:年龄≥70岁、低血钾、Killip分级>II级、TnI≥12 ng/mL、LVEF<50%、心脏下后壁梗死、SDNN≥90 ms、QRS-T夹角>90°是AMI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QRS-T夹角>90°对AMI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较高。

关 键 词: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QRS-T夹角  诊断价值
收稿时间:2020/5/23 0:00:00
修稿时间:2020/6/17 0:00:00

The Risk Factors of 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QRS-T Angle
Abstract:
Key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  Risk factors  QRS-T angle  Diagnostic value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