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岳东霞 李自珍 惠苍 |
| |
作者单位: | 1.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00 2. 兰州大学,数学系,兰州,730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专项 2 0 0 2 CCA0 0 3 0 0,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 0 117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2 0 0 2 0 73 0 0 17,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ZS0 3 1-A2 5 -0 3 6-D |
| |
摘 要: | 生态足迹方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该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跟踪区域能源与资源消费,将它们转化为这种物质流所必需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生物物理指标),给出一个核算全球、国家、地区以及家庭和个人对自然资本利用的简明框架。该方法通过测算人类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差距,定量地判断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给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甘肃省11年来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实证研究,并预测了未来10a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991~2001年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009hm^2增加到1.369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1.348hm^2逐年减少到0.994hm^2,表明生态足迹(即生态承载力需求)与生态承载力供给呈反向发展趋势。1998年甘肃省出现生态赤字,2001年人均生态赤字已达0.375hm^2。预测甘肃省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65hm^2左右,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06hm^2左右,生态赤字加剧.说明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最后,分析了生态足迹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和修正生态足迹模型的建议。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趋势 |
文章编号: | 1000-4025(2004)03-0454-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植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植物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