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鼹形田鼠的洞系结构及杀灭方法
引用本文:王逢桂,郝守身,赵勇,杨一新,热西提.鼹形田鼠的洞系结构及杀灭方法[J].动物学杂志,1984,19(6).
作者姓名:王逢桂  郝守身  赵勇  杨一新  热西提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王逢桂,郝守身),新疆木垒县冶蝗灭鼠办公室 (赵勇,杨一新),新疆奇台县治蝗灭鼠办公室(热西提)
摘    要:鼹形田鼠 (Ellobius Talpinus)是我国蒙新区比较广泛分布的鼠种之一。主要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草原。营昼夜活动。以植物的根、根茎为主要食物。对草场和农田的危害,一是挖洞直接啮食、损伤牧草和农作物的根系;二是通过推到地面的大量土堆覆盖植被。在农作区引起缺苗断垅;在草场引起植被成分改变,草场退化,影响草场生产力。目前国内对其生活习性研究,尚乏报道,加之该鼠营特殊的地下生活方式,所采用的杀灭方法和杀灭效果,远不及防治其他鼠种有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