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足茎毛兰的欺骗性传粉研究
引用本文:上官法智,程瑾,熊源新,罗毅波.足茎毛兰的欺骗性传粉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8,16(5).
作者姓名:上官法智  程瑾  熊源新  罗毅波
作者单位:1.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25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摘    要:一些兰科植物常常利用多种多样的欺骗性传粉机制吸引传粉者,唇瓣上的附属物就是其中之一.黄色被认为对昆虫具有吸引作用.在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治区级保护区内秋季开花的足茎毛兰(Eria coronaria)唇瓣上具有鲜明的黄色斑块,这种花部信号很可能与吸引昆虫有关系.为验证这一假设,我们在广西雅长保护区内对足茎毛兰的传粉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足茎毛兰的唯一传粉者是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与足茎毛兰同在秋季开花的植物主要有光叶海桐(pittosporum glabratum).光叶海桐的花中有丰富的花蜜和花粉,吸引大量中华蜜蜂访问.足茎毛兰虽然不为中华蜜蜂提供任何报酬,但其唇瓣上的黄色斑块的颜色和形态大小与光叶海桐的黄色花相似.根据中华蜜蜂在足茎毛兰和光叶海桐花上的活动情况,我们认为足茎毛兰唇瓣上鲜明的黄色斑块对中华蜜蜂有吸引作用.中华蜜蜂访花时,通常降落在唇瓣的黄色斑块上,调整身体姿势后进入花内,在退出的过程中将花粉块带出或将所携带的花粉块授到柱头上,而药帽留在原来的位置.足茎毛兰的花部构造,特别是药帽的形状与中华蜜蜂的形态以及在花上的行为十分吻合,因此中华蜜蜂的传粉效率较高.人工授粉实验表明足茎毛兰需要依赖传粉者才能完成传粉过程.足茎毛兰在研究样地的自然结实率为20.72%,接近于食源欺骗性传粉兰科植物的平均结实率(20.7%).

关 键 词:黄色斑块  唇瓣  欺骗性传粉机制  中华蜜蜂  药帽  同期开花植物

Deceptive pollination of an autumn flowering orchid Eria coronaria(Orchidaceae)
Fazhi Shangguan,Jin Cheng,Yuanxin Xiong,Yibo Luo.Deceptive pollination of an autumn flowering orchid Eria coronaria(Orchidaceae)[J].Biodiversity Science,2008,16(5).
Authors:Fazhi Shangguan  Jin Cheng  Yuanxin Xiong  Yibo Lu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