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微颗粒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马文斌,郭顺华,江庆萍,钟 莉,陈希伟.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微颗粒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7):3289-3292.
作者姓名:马文斌  郭顺华  江庆萍  钟 莉  陈希伟
作者单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超声诊断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医学部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10B031600193)
摘    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微颗粒(EMPs)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4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EMPs、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硬度指数(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组患者EMPs水平与TC、TG、LDL-C、Ep、AC、β、PWV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中TC、TG、LDL-C、EMP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Ep、β、PW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A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EMPs水平与TC、TG、LDL-C、Ep、β、PWV均呈正相关(r=0.567,0.645,0.763,0.426,0.398,0.364,P均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的EMP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其水平与TC、TG、LDL-C、Ep、β、PWV均呈正相关。

关 键 词:高脂血症  内皮微颗粒  血脂  内皮功能  临床意义
收稿时间:2017/11/28 0:00:00
修稿时间:2017/12/23 0:00:00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Abstract:
Keywords:Hyperlipidemia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Blood lipids  Endothelial function  Clinical significanc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