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秦岭川金丝猴个体间团抱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齐晓光,王铭,张鹏,王晓卫,渡边邦夫,李保国.秦岭川金丝猴个体间团抱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兽类学报,2010,30(4).
作者姓名:齐晓光  王铭  张鹏  王晓卫  渡边邦夫  李保国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Kahenhi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开放基金,日本COSMO石油环境卡基金
摘    要:团抱行为作为保持体温与增进社会关系的一种有效途经在非人灵长类中广泛存在,受环境和社会因素影响在各物种间呈现出多样的模式。本研究自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间,运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秦岭北坡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一群秦岭川金丝猴的团抱模式进行了1637回次的扫描,结果表明研究群内的个体回避单独休息,倾向于形成团抱,团抱主要发生在2个或3个个体之间,较少形成4个或4个以上个体的团抱;团抱主要由青少年个体和成年雌性组成,成年雄性和携婴雌性多参与小的团抱,青少年猴更频繁地出现在3个个体的团抱中,未携婴雌性在4个和4个以上个体团抱中比例明显增加;秦岭川金丝猴各年龄性别组的个体对团抱伙伴的选择有各自的偏好,大多数团抱由成年雄性和未成年个体发起,但获得较少的团抱;雌性和携婴雌性较少主动发出但获得较多的团抱,这显示出雌性作为团抱的主体具有很高的社会亲和力;此外团抱模式还存在季节性的变化,冬季寒冷期团抱的频率和大小都会增加,并且个体选择在距离地面较近的区域团抱以保持体温,春季生育期个体倾向于在树冠层团抱以获得新鲜的食物并且避免婴猴被捕食。秦岭川金丝猴的团抱行为是物种在其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下对山地极端环境的一种适应,在进化中以行为模式获得更高适合度的具体策略。

关 键 词:秦岭川金丝猴  团抱模式  行为策略  季节性变化  一雄多雌社会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uddling behavior in golden snub-nosed monkeys(Rhinopithecus roxellana)
QI Xiaoguang,WANG Ming,ZHANG Peng,WANG Xiaowei,Kunio WATANABE,LI Baoguo.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uddling behavior in golden snub-nosed monkeys(Rhinopithecus roxellana)[J].Acta Theriologica Sinica,2010,30(4).
Authors:QI Xiaoguang  WANG Ming  ZHANG Peng  WANG Xiaowei  Kunio WATANABE  LI Baogu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