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16S rDNA测序及培养基法探究虹鳟鱼贮藏优势腐败菌
引用本文:周慧,盖园明,徐超,付绍平,林心萍,张大伟.基于16S rDNA测序及培养基法探究虹鳟鱼贮藏优势腐败菌[J].微生物学杂志,2021(1):25-32.
作者姓名:周慧  盖园明  徐超  付绍平  林心萍  张大伟
作者单位:1.大连工业大学 食品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2.中国科学院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 300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901001)
摘    要:为探究虹鳟鱼腐败机制,选取新鲜虹鳟鱼鱼片在0℃条件下进行贮藏。根据鱼肉样品的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确定虹鳟鱼鱼片的贮藏终点。利用传统培养基分离手段及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虹鳟鱼贮藏初期、中期及末期的腐败菌组成进行鉴定。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贮藏末期的优势腐败菌属种类丰富,包括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等多个菌属。利用培养基法分离的腐败菌为假单胞菌属及希瓦氏菌属,两者均包含在高通量测序菌属内。将分离到的这两个菌属接种到无菌虹鳟鱼鱼汁中进行贮藏,在贮藏过程中监测菌落总数及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通过挥发性盐基氮产量因子评价优势腐败菌的致腐能力。腐败菌致腐能力结果显示,希瓦氏菌株S2的致腐能力最强。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虹鳟鱼贮藏过程优势腐败菌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开发虹鳟鱼保鲜剂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虹鳟鱼  腐败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  培养基法  优势腐败菌  致腐能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