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覆盖对旱地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吴炳权,柴雨葳,马建涛,李亚伟,杨佳佳,程宏波,常磊,柴守玺.覆盖对旱地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2):298-304.
作者姓名:吴炳权  柴雨葳  马建涛  李亚伟  杨佳佳  程宏波  常磊  柴守玺
作者单位:1.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2.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362和39160380);;国家小麦产业体系专项(CARS-3-2-49)资助;
摘    要:明确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可为旱地小麦高产生产提供依据。本研究在西北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设置秸秆带状覆盖(SM)、全膜覆土穴播(PM)及无覆盖(CK)3种覆盖方式,分析其对旱地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显著提高了小麦各时期地上部干物质量,较CK相比,PM提高了7.5%~33.3%,SM提高了15.4%~25.3%,且主要促进了拔节至开花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PM和SM均显著提高了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叶、茎鞘、穗轴+颖壳的干物质分配比例;覆盖也显著提高了叶、茎鞘、穗轴+颖壳花前累积的干物质在花后的再分配,其中茎鞘和穗轴+颖壳的花后转移率均以SM最大(3.9%和29.2%);同时,覆盖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PM和SM处理分别较CK增加了13.8%和14.1%;可见,覆盖可促进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进而促进产量提高。在西北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秸秆带状覆盖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保护性的覆盖措施,有利于该地区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绿色农业的发展。

关 键 词:春小麦  地膜覆盖  秸秆带状覆盖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