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冠层结构对林下植被特征的影响
作者姓名:卢训令  丁圣彦  游莉  张恒月
作者单位: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475004;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封475004;河南大学生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开封475004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475004;河南大学生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开封475004
3.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封,475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301)
摘    要:在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典型地段设立样方,测定了森林生态系统内几种典型群落类型的冠层结构、光环境特征,调查了林下植被的特征,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各群落的冠层结构和光环境有一定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部分群落间的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各群落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草本层,而优势度正相反;线性拟合的结果表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与冠下光合量子通量密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优势度与冠下光合量子通量密度间呈显著正相关,灌木层各参数与冠层结构特征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表明,冠层结构的变化对草本层(包括更新幼苗)的影响显著高于灌木层.林隙/林窗或林中空地的出现可能对草本物种或其他阳性及先锋物种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优势种幼苗的萌发和定植产生负效应.推测在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林下光照强度可能不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优势种种子的扩散、萌发和定植限制可能更重要.

关 键 词:冠层结构  光环境  物种多样性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收稿时间:2012-05-12
修稿时间:2012-10-26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