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3S”技术的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
引用本文:罗庆华,曹威,魏梦雅,杨杰,朱深海,付磊.基于“3S”技术的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J].生态科学,2022,41(4):102.
作者姓名:罗庆华  曹威  魏梦雅  杨杰  朱深海  付磊
作者单位:1. 吉首大学大鲵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张家界 4270002. 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张家界 4270003. 吉首大学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张家界 427000
摘    要: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 选取海拔、道路、水质等12个影响大鲵生境选择的因子, 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 对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境适应性进行评价, 确定了大鲵栖息适宜、次适宜与不适宜区域。在此基础上, 按照生态完整性与保护区面积不变的调整原则, 提出了该保护区的范围与功能分区方案。该方案中, 核心区外围有缓冲区保护, 其面积分别占保护区的34.43%和38.01%, 实验区面积占保护区的28.56%, 保护区涉及水域长度缩短至原保护区的1/5, 该方案将极大减少保护区与居民生产生活的矛盾, 提高保护管理工作效率。研究结果可为两栖动物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调整提供借鉴。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