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广安谢家槽下三叠统夜郎组底部凝块岩中疑似的蓝细菌化石及蓝细菌生物膜
引用本文:周志澄,罗辉,许波,Willems H.四川广安谢家槽下三叠统夜郎组底部凝块岩中疑似的蓝细菌化石及蓝细菌生物膜[J].古生物学报,2018,57(3):356-371.
作者姓名:周志澄  罗辉  许波  Willems H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Fachbereich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2020)资助
摘    要:我国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地层中,微生物岩发育,其中所发现的蓝细菌以结构、构造比较简单的微球状蓝细菌为主。四川广安谢家槽剖面下三叠统夜郎组底部产有一套厚约20m的凝块岩,通过对凝块岩薄片的显微镜照片观察,发现其中产有丰富的、保存精美的疑似的蓝细菌化石,它们清楚地展现了比此前所报道的蓝细菌更为复杂的内部结构、构造。根据其特点,可以分辨出四种主要类型:疑似的花冠状蓝细菌,疑似的蛛网状蓝细菌,疑似的嫩芽状蓝细菌和疑似的似管状蓝细菌,文中对它们进行了详细描述。另外,在研究的凝块岩薄片中,还发现了有些黑色的条带,这些条带并没有覆盖整个凝块岩,只是覆盖一部分,其中蓝细菌的结构、构造与条带外的微生物岩中的蓝细菌有着很大区别,条带中的黑色物质远比条带外的多,围绕这些黑色物质的丝状体呈网孔状,而条带外的丝状体则呈长条形或椭球状。这些黑色的条带很可能是原始的蓝细菌生物膜,文中称之为疑似的蓝细菌生物膜,这也是早三叠世蓝细菌生物膜的首次报道。对蓝细菌生物膜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蓝细菌的生长过程以及生物膜在微生物岩形成中的作用。

关 键 词:凝块岩    疑似的蓝细菌    疑似的蓝细菌生物膜    古生态    早三叠世    谢家槽剖面    四川广安

DOUBTFUL CYANOBACTERIA AND CYANOBACTERIAL BIOFILM IN THROMBOLITE AT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TRIASSIC YELANG FORMATION AT THE XIEJIACAO SECTION OF GUANG'AN, SICHU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