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优秀赛艇运动员不同部位肌肉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特点
引用本文:朱欢,;高炳宏.优秀赛艇运动员不同部位肌肉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特点[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4(5):435-437.
作者姓名:朱欢  ;高炳宏
作者单位:[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2]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基金(2013A099)
摘    要:目的:探讨优秀赛艇运动员不同部位肌肉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的变化特点,为无创微循环相关指标更好的应用于运动员机能监控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运用PeriFlux System5000系列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12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不同部位肌肉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行无创测试,测试环境为室内,温度(25±3)℃,湿度45.O%~65.O%。结果:①基础值:肱二头肌〉肱桡肌〉股四头肌〉腓肠肌,且肱二头肌显著高于肱桡肌(P〈0.05),极显著高于股四头肌和腓肠肌(P〈0.01);②加热后值及加热前后差值:肱桡肌〉肱二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且肱二头肌、肱桡肌显著高于腓肠肌(P〈0.05)。结论: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上肢肌肉值MBF值要明显高于下肢肌肉,尤其加热后值上肢肌肉明显高于下肢肌,而上肢肌肉或下肢肌肉之间则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为了使监测结果更具有代表性,赛艇运动员进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其相关指标监测时应选取上肢相同肌肉上同一空间的解剖位点。

关 键 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  不同部位肌肉  血流灌注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