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综述
引用本文:李锦玲. 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综述[J].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6, 44(1): 99-108
作者姓名:李锦玲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02007,404720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00777000)资助。
摘    要: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化石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安徽、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和西藏。它们不仅包括有世界性分布的鱼龙类、鳍龙类、海龙类、原龙类等,而且还有仅出现于扬子海区的湖北鳄类。简单回顾了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的研究历史。根据化石的地史分布确认了自早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的7个海生爬行类组合带。它们是奥伦尼克期的 Chaohu- saurus-Keichousaurus-Hupehsuchus 组合带,安尼期的 Chinchenia-Sanchiaosaurus 组合带和 Dino- cephalosaurus-Mixosaurus 组合带,拉丁期的 Dingxiaosaurus 带和 Keichousaurus-Nothosaurus 组合带,卡尼期的 Anshunsaurus-Qianichthyosaurus-Sinocyamodus 组合带和诺利期的 Himalayasaurus 带。对化石的古地理环境分析表明,中国早三叠世晚期的海生爬行类主要分布于扬子海区东部(安徽、湖北)的浅海开阔台地和局限海台地。中三叠世由于东部地区的抬升,鱼龙类和鳍龙类向西扩散,在扬子区西部(贵州、云南)辐射发展,在拉丁期达到个体数量和种类的高峰。晚三叠世卡尼期动物的数量依然很多,个体有增大的趋向,但高级分类阶元的数量减少,它们埋藏于海水相对较深的浊积岩相中。晚三叠世诺利期的化石发现于西藏的定日和聂拉木,这是中国惟一属于冈瓦那特提斯区的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组合带,仅含大型的鱼龙类。受动物的生存环境和埋藏条件的影响,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化石记录并不完整。目前尚有相当数量的化石未经研究,已记述的化石也需要在研究程度上进一步深化。

关 键 词:中国南方  三叠纪  鱼龙类  鳍龙类  海龙类  原龙类  湖北鳄类
文章编号:1000-3118(2006)01-0099-10
收稿时间:2005-10-12
修稿时间:2005-10-12

A BRIEF SUMMARY OF THE TRIASSIC MARINE REPTILES OF CHINA
LI Jin-Ling. A BRIEF SUMMARY OF THE TRIASSIC MARINE REPTILES OF CHINA[J].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06, 44(1): 99-108
Authors:LI Jin-Ling
Affiliation: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4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review of the Chinese Triassic marine reptiles.Seven biozona- tions from the upper Lower Triassic to the lower Upper Triassic are recognized.Discussions on the biogeographic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ptiles are provided.
Keywords:South China  Triassic  Ichthyosauria  Sauropterygia  Thalattosauria  Protorosauria  Hupehsuchia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