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鉴定中国南方大豆品种异黄酮主要组分
引用本文:孙君明,韩粉霞,丁安林.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鉴定中国南方大豆品种异黄酮主要组分[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3):222-226.
作者姓名:孙君明  韩粉霞  丁安林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中国南方六个省份的249份大豆品种异黄酮主要组分含量.结果显示大豆籽粒中可检测出6种主要的异黄酮组分,分别为大豆甙(Daidzin)、甲氧基黄豆甙原(Glycitin)、染料木甙(Genistin)、丙二酰基大豆甙(Malonyldaidzin)、丙二酰基黄豆甙原(Malonylglycitin)和丙二酰基染料木甙(Malonylgenistin).各组分中以丙二酰基(Malonyl)异黄酮组分含量最高(61.2%),且各组分间相关极显著.大豆品种间异黄酮含量变异较大,变异系数达49.6%.来自江苏省的品种海门红黄豆乙异黄酮含量最高(4932.3μg/g),品种宝应等西风含量最低(367.1μg/g).不同省份间异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来自浙江省的大豆品种平均含量最高(2717.2μg/g),来自安徽省的平均含量最低(1181.8μg/g).异黄酮含量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r=0.319* * *),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r=0.132*),而与脂肪含量(r=-0.45* * *)和蛋白质含量(r=-0.136)呈负相关.

关 键 词:大豆(Glycine  max)  异黄酮含量  鉴定
修稿时间:2004年6月1日

Determination of Major Isoflavone Components Based on HPLC Technology in Southern Soybean Varieties in China
SUN Jun-ming,HAN Fen-xi,DING An-lin.Determination of Major Isoflavone Components Based on HPLC Technology in Southern Soybean Varieties in China[J].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2004,5(3):222-226.
Authors:SUN Jun-ming  HAN Fen-xi  DING An-lin
Abstract:
Keywords:HPLC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