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6~17岁学龄儿童在校就餐两种膳食调查方法的对比分析
引用本文:魏潇琪,赵丽云,于冬梅,房红芸,周 晨,赵方蕾,琚腊红.6~17岁学龄儿童在校就餐两种膳食调查方法的对比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21,27(5):85-88.
作者姓名:魏潇琪  赵丽云  于冬梅  房红芸  周 晨  赵方蕾  琚腊红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 100050)
基金项目:科技基础资源专项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
摘    要:目的:通过小样本调查,利用称重法和评估法获取学校食堂带量食谱,比较两种方法食物摄入量、能量及主要营养素的相关性与差异性。方法:2019年6—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扶绥县、吉林省辽源市、公主岭市的10个学校食堂中,使用称重法和厨师评估法获取学校食堂连续2天的带量食谱,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食物摄入量、能量及主要营养素,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称重法与厨师评估法得出的结果相似,能量和营养素方面,除α-维生素E外,其他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与称重法的相对差异均在10%以内,两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量方面,评估法得出的摄入量较高的食物与称重法接近,大米、谷类、薯类、大豆及其制品、蔬菜、畜肉类、禽肉类、动物内脏、蛋类、鱼虾类、植物油、食盐、其他调味品的摄入量与称重法的相对差异均在15%以内,两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获得的能量、营养素摄入量以及食物摄入量呈现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在0.58~1.00之间。结论:以称重法为标准的验证结果表明,支持厨师评估法在学生群体中进行膳食调查,对于消费量较高的食物,其调查结果与称重法的相关性较好,并建议学校或供餐单位制定营养带量食谱。

关 键 词:称重法  评估法  食物摄入量  带量食谱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技术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技术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