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天麻初加工方法对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及加工方法的化学模式识别
引用本文:周碧乾,齐路明,马云桐,裴瑾.天麻初加工方法对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及加工方法的化学模式识别[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8(5).
作者姓名:周碧乾  齐路明  马云桐  裴瑾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摘    要:为了阐明天麻初加工对其主要成分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酚类含量,试剂盒法测定多糖含量。并应用HCA、PLS-DA和GS-SVM对不同样品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寻找差异性成分对初加工方法进行追溯。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初加工对酚类和多糖影响显著,发汗、蒸制和煮制使天麻素和巴利森苷类增加,对羟基苯甲醇和对羟基苯甲醛降低;酒制使天麻素增加,其他成分均不同程度降低。发汗和煮制使多糖增加,蒸制多糖减少,酒制多糖无显著变化。HCA和PLS-DA对不同样品分类有效,天麻素和多糖为追溯标志性成分。采用GS-SVM建立判别模型,交叉验证和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7.37%和100%。因此,以天麻主要活性成分综合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质量的影响,符合中药的特点、体现中药的特征;化学模式识别可作为追溯天麻不同加工方法的有效手段。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