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核织毛虫-新种,无性生殖周期中的形态及形态发生
引用本文:施心路.多核织毛虫-新种,无性生殖周期中的形态及形态发生[J].水生生物学报,2000,24(2):114-121.
作者姓名:施心路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哈尔滨 15008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哈尔滨师范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本新种的典型特征为表膜较薄但不弯曲,无表膜下颗粒;区别于该属其它种的最突出特点是具有多个大核(5.4±1.4);背触毛6列,在第3-4列之间具有一些额外散在的背触毛.口围由42.3±2.2片小膜组成;额、腹、横、尾棘毛恒为8553结构;本新种的形态发生结果与该属其它种类相同,6列新背触毛原基分别来源于背部的3列老背触毛和腹部的老右缘棘毛,在第3及第4列新背触毛列之间可见新出现并散在的几根背触毛.

关 键 词:下毛目  织毛虫属  新种  形态发生
文章编号:1000-3207(2000)01-0114-08
修稿时间:1998年4月1日

MORPHOLOGY AND MORPHOGENESIS OF HISTRICULUS MULTINUCLEATA SP. NOV. DURING ASEXUAL REPRODUC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