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链形成寡聚核苷酸的反基因作用机理
引用本文:李细清,周智兴.三链形成寡聚核苷酸的反基因作用机理[J].生命的化学,2002,22(1):27-28.
作者姓名:李细清  周智兴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200031
2. 江西省宜春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江西宜春,336000
摘    要:1957年Felsenfeld等发现一条Poly A链能跟两条Poly U链形成三螺旋,这是三链形成寡聚核苷酸(triple-forming oligonucleotide,TFO)研究的开始1].随着DNA合成技术的进展,人们能合成各种序列的寡聚核苷酸.1987年Le Doan等2]发现聚嘌呤或聚嘧啶寡聚核苷酸能序列特异的结合于同聚嘌呤/同聚嘧啶DNA双链的大沟内,识别的机制包括形成Hoogsteen和反Hoogsteen氢键.现在常用的包括含(G、A),含(G、T)或含(C、T)的3种TFO以及它们的类似物.人们根据TFO能序列特异的识别双螺旋DNA,从而可能影响基因的转录而发展出反基因战略.

关 键 词:TFO  反基因  作用机制
文章编号:1000-1336(2002)01-0027-02
修稿时间:2001年9月14日

Antigene Mechanism of Triple-Helix Forming Oligonucleotides
Abstract:
Keywords:TFO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