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棉花生境面积及其破碎化对烟粉虱种群的影响
引用本文:宋海燕,李丽莉,李超,欧阳芳,于毅,卢增斌,门兴元.棉花生境面积及其破碎化对烟粉虱种群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0,57(1):99-104.
作者姓名:宋海燕  李丽莉  李超  欧阳芳  于毅  卢增斌  门兴元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10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00
基金项目:创新工程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目的】阐明棉花生境面积变化及其破碎化对烟粉虱Bemisiatabaci种群的作用规律,为合理利用作物布局进行害虫生态调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国际流行的微景观试验模型系统(Experimental model landscape system,EMLS)进行试验设计,田间条件下连续两年研究了棉花生境面积变化(20%、40%、60%、80%和100%;其他为玉米生境面积)及2种极端破碎化(完全连通C clumped:H=1.0;完全破碎F fragmented:H=0.0)下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分析各因素对烟粉虱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棉花生境面积及其破碎化单独作用时均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而取样时间则有显著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也没有受到取样时间与棉花生境面积、取样时间与破碎化以及三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但是,棉花生境面积与破碎化的互作效应则存在年度变化,2014年无显著作用,2015年显著影响烟粉虱种群。当棉花生境面积较小(20%)或较大(80%)时,破碎化程度高,烟粉虱种群数量少;棉花生境面积中等(40%和60%)时,破碎化程度低,烟粉虱种群数量少。【结论】烟粉虱种群对棉花生境面积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而生境破碎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

关 键 词:棉花生境面积  破碎化  烟粉虱  生态调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