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细菌L型的研究在临床,微生态学与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引用本文:林特夫.细菌L型的研究在临床,微生态学与流行病学上的意义[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89,1(2):93-97.
作者姓名:林特夫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蚌埠
摘    要:L型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壁缺陷型。Klieneberger 1935年首先从念珠状链杆菌的培养物中发现,菌落小,有球形,丝状及巨形体。当时认为是一种与此菌共生的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后经Dienes(1939)等系统研究后认为是由念珠状链杆菌变异而来,并可回复为原菌,且证明许多其它细菌也都有此特性。因此Klieneberger以她所在工作的Lister研究所的第一个字母L命名为L型。此后逐渐发现L型与感染漏诊、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传染源的追踪、微生态学及遗传变异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并为菌间融合为人工获得多价疫苗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就L型研究在临床与流行病学上的意义、细菌L型的生物特

关 键 词:细菌L型  微生态学  流行病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