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金飞宇 束华杰 刘建 管章楠 张淑萍 |
| |
作者单位: |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济南 250100 |
| |
基金项目: | 山东省2010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GSF10618);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计划课题(2013BAJ10B0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426) |
| |
摘 要: | 玫瑰(Rosa rugosa Thunb.)原产于我国东部沿海、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18世纪作为园艺种引入欧洲后逃逸并入侵至北海和波罗的海周边多个国家以及北美沙质海岸,而中国野生种群却在过去30年间持续萎缩,成为珍稀濒危物种。从玫瑰种群生物学角度,通过文献比较和综合,在阐明玫瑰生态学特性和野生分布变化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玫瑰种群在我国的生境退化、种群动态、种子繁殖、遗传多样性、濒危机理、保育方面的成果和悬疑问题;并结合欧洲入侵种群分布范围和敏感生境、对本地群落和物种的影响、种子繁殖、遗传变异、种群扩张和模拟预测、管理和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濒危种群和入侵种群数量动态、群落组成、幼苗更新、遗传变异、管理策略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未来的玫瑰研究可从濒危种群和入侵种群的比较研究、种群和灌丛的动态监测、适合度相关性状的变异及其遗传基础、基于种群生物学的保育或控制4个方面为切入点,集中探索玫瑰种群濒危和入侵动态的规律、遗传基础和主要驱动力,为玫瑰保育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相似物种的适应和进化机制研究提供例证。
|
关 键 词: | 玫瑰 生物入侵 入侵物种 濒危物种 中国 欧洲 |
收稿时间: | 2015-06-23 |
修稿时间: | 2015-09-2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