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气候变化下西南地区植物功能型地理分布响应
作者姓名:陆双飞  殷晓洁  韦晴雯  张超  马东旭  刘雪莲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地理学院, 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昆明 6502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467);云南省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生态学)建设项目(2015)
摘    要:以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为研究区,基于中国植被图划分植物功能型,筛选影响各植物功能型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进而通过最大熵模型结合未来气候情景(2050年)预测西南地区植物功能型地理分布。结果表明:(1)根据植物冠层特征(针叶/阔叶、常绿/落叶)及对水分和温度的需求,结合研究区实际植被数据,筛选得到15类植物功能型,包含6类乔木、6类灌木和3类草本功能型;(2)影响西南地区热带乔木分布的主导因子为最冷月最低温度和年降水量(贡献率达90.3%),亚热带植物功能型分布主要受到温度变化影响(贡献率达41.7%),温带植物功能型则受降水因子的影响最大(贡献率约40.1%),高寒草甸草和高寒常绿阔叶灌木主要受温度和海拔因子影响,高寒落叶阔叶灌木受降水因子影响大;(3)随CO2排放量增加,未来西南各植物功能型分布呈现不同变化,其中,热带常绿阔叶乔木适宜区逐渐扩大;亚热带落叶木本类植物功能型的高适宜区面积2050年(RCP8.5)增至10.3%,呈东移趋势;亚热带常绿木本和草本类植物功能型适宜区广(占研究区总面积86.5%),未来气候下分布呈不规则波动;温带植物功能...

关 键 词:植物功能型  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  最大熵模型  西南地区
收稿时间:2018-10-30
修稿时间:2019-08-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