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死亡原因 |
| |
作者姓名: | 贾宏汝 陈云 张旭 袁志良 王海亮 黄群策 |
| |
作者单位: | 郑州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 郑州 45005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郑州 450002,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灵宝 472500,郑州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 郑州 450052 |
| |
基金项目: | 河南省科技攻关(132102110133);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180013) |
| |
摘 要: |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近几年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衰败死亡现象,并有不断扩展的趋势,分析研究就地保护这一珍稀植物资源迫在眉睫。在对小秦岭全部秦岭冷杉定位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活树、死树分布和结构的对比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结构等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SEM)结合环境因子,探讨了秦岭冷杉的生存状况和死亡原因。结果如下:(1)枯死树与活树分布基本相一致,活树个体中小树和大树相对较少,死亡个体主要为小树和中龄树;(2)秦岭冷杉的生长与海拔、坡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呈显著的相关性;(3)SEM分析结果显示,秦岭冷杉活树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系,而死树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枯死树与空间位置和地形表现出的负相关关系要明显大于活树。上述结果说明,秦岭冷杉幼苗和小树较少,更新能力差,秦岭冷杉的死亡不是个别现象和局部环境变化所造成的;秦岭冷杉的生长与海拔、坡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关系密切;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对秦岭冷杉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是影响秦岭冷杉死亡和衰败的重要环境因素。在今后秦岭冷杉经营保护过程中要注意微环境的变化,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干扰。
|
关 键 词: | 濒危植物 小秦岭 等结构模式方程 土壤 地形 |
收稿时间: | 2014-09-29 |
修稿时间: | 2015-06-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