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乙型肝炎病毒前S基因区缺失突变发生机制的探讨
引用本文:蒋栋,许军,李若冰,丛旭,费然,陈红松,魏来,王宇.乙型肝炎病毒前S基因区缺失突变发生机制的探讨[J].病毒学报,2002,18(4):317-324.
作者姓名:蒋栋  许军  李若冰  丛旭  费然  陈红松  魏来  王宇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10004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G1999054106;
摘    要: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和患者外周血内HBV前S区基因缺失突变的分子结构特点,探讨其发生机理.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慢性乙肝患者和携带者血清中扩增出前S区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分析缺失发生的结构特点,从而推测这些前S区基因缺失突变的产生机制.从262例慢性乙肝患者和103例无症状HBV携带者体内扩增出前S区片段,共在30例患者和携带者中检测出多种前S区基因缺失突变,主要集中于前S1区的3′端和前S2区的5′端.其中有9例患者和携带者体内存在完全一样的nt3019~nt3201 183bp的缺失突变,该缺失突变符合真核细胞mRNA剪接机制,在此位置上各基因型的序列高度保守.同时有另外两种缺失突变,即nt3019~nt3147 129bp缺失、nt3019~nt3109 91bp缺失也符合该剪接机制.有23种缺失突变部分于重复序列之间,符合逆转录过程中的模板转换机制所导致的缺失.根据前基因组RNA预测出二级结构,仅部分缺失突变在RNA二级结构中对应于局部的结构.此结果表明:HBV在外界因素mRNA的剪接机制和内在因素聚合酶蛋白的功能特点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各种突变,不同的机制将导致不同类型的缺失突变.除真核细胞mRNA剪接机制外,逆转录过程中的模板转换是主要机制之一.

关 键 词:乙型肝炎病毒  缺失突变  剪接机制  逆转录  模板转换
文章编号:1000-8721(2002)04-0317-08

Putative Mechanism of HBV Pre-S Gene Mut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