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疏浚工程前后杭州西湖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引用本文:李共国,吴芝瑛,虞左明.疏浚工程前后杭州西湖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变化[J].生物多样性,2005,13(3):248-254.
作者姓名:李共国  吴芝瑛  虞左明
作者单位:1.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宁波,315100
2. 西湖水域管理处,杭州,310002
3.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08
摘    要:调查了疏浚工程前(1995年)与疏浚工程后(2003年)杭州西湖四个湖区枝角类的群落结构,包括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以及优势种组成的变化,并对枝角类生物量与水质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湖枝角类平均密度由1995年的1.86ind/L上升到2003年的4.53ind/L,生物量由1995年的0.051mg/L上升到2003年的0.093mg/L,而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则由1995年的10.39下降到2003年的4.33。疏浚后,西湖原第一优势种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的优势度明显下降,一些体型较小的优势种,如长额象鼻涵(Bosmina longirostris)、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和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的优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某些湖区长额象鼻溞和微型裸腹溞取代了长肢秀体溞第一优势种的地位。枝角类年平均生物量与水体年平均叶绿素a和总磷含量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有随水体透明度提高而增加、随pH值增大而下降的趋势。长肢秀体溞、长额象鼻溞和颈沟基合溞在营养水平较低的湖区具有较大的密度和生物量,而微型裸腹溞则在营养水平较高的湖区具有较大的密度和生物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同被认为是枝角类在湖区间具有不同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富营养化  枝角类  群落变化  杭州西湖
收稿时间:2004-12-14
修稿时间:2004年12月14

Changes i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Cladocera before and after dredging in West Lake,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Gongguo Li,Zhiying Wu,Zuoming Yu.Changes i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Cladocera before and after dredging in West Lake,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J].Biodiversity Science,2005,13(3):248-254.
Authors:Gongguo Li  Zhiying Wu  Zuoming Yu
Abstract:
Keywords:eutrophication  Cladocera  community changes  the West Lake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