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β-catenin/Lef1相互作用为靶标的新型抗肿瘤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引用本文:陈云雨,牛夏忆,李妍,刘晓平.基于β-catenin/Lef1相互作用为靶标的新型抗肿瘤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J].生物工程学报,2019,35(4):707-717.
作者姓名:陈云雨  牛夏忆  李妍  刘晓平
作者单位:1 皖南医学院 药学院 新药筛选与评价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2;2 中国科学院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22,1 皖南医学院 药学院 新药筛选与评价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2,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国家新药 (微生物) 筛选中心,北京 100050,1 皖南医学院 药学院 新药筛选与评价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81703546),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No. 1808085QH265),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 (No. 20160520045JH),皖南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No. RCQD201617),皖南医学院大学生科研资助金 (No. WK2018S54) 资助。
摘    要:旨在以β-catenin/Lef1相互作用为靶标,建立基于ELISA原理的适用于靶向β-catenin/Lef1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剂筛选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利用DNA重组技术,将构建的β-catenin-pET-30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Rosetta (DE3),经诱导培养后进行β-catenin原核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方法分离纯化β-catenin后,以GSTPulldown实验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利用ELISA原理建立β-catenin/GST-Lef1结合的分子模型,通过优选GST-Lef1最佳包被浓度和β-catenin最佳反应浓度,建立适用于靶向β-catenin/Lef1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剂筛选的高通量筛选模型。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β-catenin的原核表达。GST Pulldown实验证实纯化的β-catenin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通过对基于ELISA原理建立的β-catenin/GST-Lef1结合的分子模型优化,选用10μg/mL GST-Lef1和6μg/mLβ-catenin建立ELISA高通量筛选模型,其Z?因子为0.76。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基于ELISA原理的β-catenin/GST-Lef1结合的分子模型,为靶向β-catenin/Lef1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Wnt抑制剂,β-catenin,β-catenin/Lef1相互作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高通量筛选
收稿时间:2018/8/26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