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研究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
作者姓名:何丽鸿  陈明杰  潘迎捷
作者单位:1. 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201106;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系,南京,210095
2. 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201106
3. 上海水产大学,上海,200090
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nyhyzx07-008)
摘    要:[目的]对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期间内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希望利用现代分子生态学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对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动态的检测。[方法]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对取自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不同时期的七份样品的特异性扩增细菌16S rDNA的V3可变区进行分析。[结果]双孢蘑菇培养料中的细菌组成要远远丰富于人们用传统的分离方法所获得的类群,“空气调节”时期的培养料中不仅检测到了前人用经典培养方法获得的Bacillus属嗜热细菌,还发现了一些未曾报道的Bacilli门的成员,如Trichococcus属、Planococcus属和Caryophanon属,以及γ-Proteobacteria亚纲。而在“后发酵”刚开始和即将结束的培养料中分别检测到了Thermus thermophilus和α-Proteobacteria亚纲的细菌,这些是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各类高温堆肥中发现的新类群;[结论]发现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 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还发现了大量目前尚未获得培养的细菌类群。

关 键 词: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  细菌群落结构
收稿时间:2008-06-11
修稿时间:2008-10-31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