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泡沙参复合体(桔梗科)的物种生物学研究 Ⅳ. 等位酶水平的变异和分化
引用本文:葛颂,洪德元.泡沙参复合体(桔梗科)的物种生物学研究 Ⅳ. 等位酶水平的变异和分化[J].植物分类学报,1998,36(6):481-489.
作者姓名:葛颂  洪德元
摘    要: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泡沙参复合体整个分布区的15个天然居群进行了等位酶 分析。7种酶系统共10个等位酶基因位点的检测表明,本复合体植物具有高水平的遗传变异性,居群 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指标分别为:多态位点百分率P=0.40~0.70,等位基因平均数A=1.5~2.5,平 均期望杂合度He=0.102~0.291。3个类群在居群水平上的平均多样性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A. wawreana(A=2.10,P=0.63, He=0.237),A.lobophylla(A=1.85,P=0.60,He=0.204)和A. potaninii(A=1.83,P=O.60,He=0.188)。居群遗传结构和交配系统的分析表明,本复合体植物的大 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之内,Fst=0.176(A.wawreana)和0.115(A.potaninii),并以异交为主,异 交率估计值分别为t=0.86(A.wawreana),0.74(A.potaninii)和0.63(A.lobophylla),这是本复合 体植物具有丰富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15个居群的遗传一致度(I)值进行聚类分析发现, 15 个居群可分为明显的2支,由A.lobophylla 2个居群构成的一支与由A. wawreana 和A.potaninii 13 个居群构成的一支在遗传上的分化十分明显,而6个A.wawreana 居群和7个A.potaninii 居群间的 遗传差异不明显,是两个分化不充分的类群。因此,本文的等位酶证据说明,A.lobophylla是遗传上独立的好种,同时不支持将A.wawreana 和A. potaninii 分别作为独立种的处理。

关 键 词:泡沙参复合体  等位酶  遗传变异  居群分化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分类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分类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