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型和突变型荞麦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比较及抗肿瘤功能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田欣 李晨 李玉英 王转花 |
| |
作者单位: | 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06;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06;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06;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084, 30870525)和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011077)资助项目 |
| |
摘 要: | 运用定点突变技术研究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rBTI)的作用位点,先后构建了R45A-aBTI 和R45F-fBTI 两个突变体.抑制活性测定显示,aBTI 和fBTI 均丧失了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却分别增加了对弹性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抑制活性,确定Arg45为野生型rBTI 的作用位点.稳定性分析表明,rBTI、aBTI 和fBTI 均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采用MTT 比色法分别检测野生型和突变型抑制剂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突变前后的3种抑制剂对HL-60 和EC9706 细胞的生长均显示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通过研究不仅确定了rBTI 的作用位点,而且获得了两种新型蛋白酶抑制剂,且作用位点的改变并不影响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抗肿瘤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关 键 词: | 荞麦 蛋白酶抑制剂 作用位点 突变体 细胞增殖 |
收稿时间: | 2009-12-09 |
修稿时间: | 2010-01-13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