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动态变化
引用本文:汪金平,曹凑贵,李成芳,金晖,袁伟玲,展茗.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动态变化[J].生态学报,2009,29(8):4353-4360.
作者姓名:汪金平  曹凑贵  李成芳  金晖  袁伟玲  展茗
作者单位: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中心,武汉,430070
2.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湖北省农业创新岗位资助项目 
摘    要:稻鸭共育技术作为稻田复合种养模式,是有效控制常规稻作生态污染的重要技术途径.通过对不同时期稻田藻类群落种类、密度、生物量及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研究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稻田藻类群落包括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隐藻门及甲藻门共6门、38属、108种.随着水稻发育进程,藻类优势种单位生物量增加,前期皆以银灰平裂藻、栅藻等为优势种,后期对照以方鼓藻,灿烂颤藻,短小舟形藻等为优势种,而放鸭区优势种皆是裸藻门,包括绿色裸藻,尖尾裸藻,梭形裸藻等.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初期有个适应期,在放鸭后15d左右藻类密度及生物量显著下降,之后开始上升.与常规对照相比,稻鸭共育藻类密度及生物量较低,放鸭对稻田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放鸭45d以后,表现为水体全P增加,全N减少,藻类多样性下降,优势种发生变化.环境因子与藻类相关分析表明,全磷与裸藻生物及藻类总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625,而全N与藻类相关性不显著.

关 键 词:稻鸭共育复合系统  藻类  密度  生物量  多样性  优势种
收稿时间:2008/5/13 0:00:00
修稿时间:4/8/2009 12:00:00 AM

Elgal change in paddy water under rice-duck complex ecosystem
WANG Jing-Ping,CAO Cou-Gui,LI Cheng-Fang,JIN Hui,YUAN Wei-Ling,ZHAN Ming.Elgal change in paddy water under rice-duck complex ecosystem[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9,29(8):4353-4360.
Authors:WANG Jing-Ping  CAO Cou-Gui  LI Cheng-Fang  JIN Hui  YUAN Wei-Ling  ZHAN Ming
Abstract:
Keywords:rice-duck complex ecosystem  algae  density  Biomass  diversity  predominant specie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