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腾格里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 ALSKII)年龄划分的研究
引用本文:徐海根,杨凤翔,曾宗永,宋志明.腾格里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 ALSKII)年龄划分的研究[J].动物学报,1993(2).
作者姓名:徐海根  杨凤翔  曾宗永  宋志明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生物系,兰州大学、数学系,四川大学生物系,四川大学生物系 兰州 730000 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兰州 730000,成都 610064,成都 610064
摘    要:本文给出了两次标志重捕所获得的荒漠沙蜥体长的资料。由中国西北腾格里荒漠1985年标志重捕的182个个体体长与被捕时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不同体长的个体形成离散的体长区间,根据体长区间又可以推断各组对应的年龄。各年龄组的体长区间为:1—6月,一龄组无被捕个体,二龄组35—54毫米,三龄组55—65毫米,四龄组66—70毫米,五龄组大于70毫米;7—12月,一龄组小于42毫米,二龄组43—56毫米,三龄组57—67毫米,四和五龄组同前。我们用兰州大学校园内持续5年的第二次标志重捕资料验证了根据体长来划分荒漠沙蜥的年龄组是合理的。由低龄组到高龄组,各组体长日平均增长率逐渐降低且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6月作为时间间隔,对第一次标志重捕资料用生命表方法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为0—6月的个体平均预期寿命是16.7月;存活曲线介于对角线型和长方形之间,该种群密度1985年后保持稳定。

关 键 词:荒漠沙蜥  生命表  年龄  体长  标志重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