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土壤特性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发生的影响及发生程度分区
引用本文:杨燕涛,王东华,朱明华.土壤特性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发生的影响及发生程度分区[J].生态学报,2001,21(6):959-963.
作者姓名:杨燕涛  王东华  朱明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植保站,
基金项目:江苏省棉铃虫"九五”攻关(GB96513-3)资助项目
摘    要:统计分析表明,土壤的多种理化性质与棉铃虫的发生程度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土壤容重、砂粒含量和粘粒含量3个因子,其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0.6521、0.6735和0.3456.这些因子使土壤表现出不同的粘性,决定了土壤的透气性、持水量和板结程度等,从而影响到棉铃虫幼虫人土后蛹的存活率.用上述3个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可将通州市划分为3个棉铃虫发生区,各区域在测报和防治上应进行区别对待.

关 键 词:土壤特性  棉铃虫  发生程度分区
文章编号:1000-0933(2001)06-0959-05
收稿时间:5/9/1999 12:00:00 AM
修稿时间:1999年5月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