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云南白背飞虱的发生与种群消长特点
引用本文:赵雪晴,沈慧梅,尹艳琼,李向永,吕建平,谌爱东.云南白背飞虱的发生与种群消长特点[J].昆虫知识,2014(2):516-524.
作者姓名:赵雪晴  沈慧梅  尹艳琼  李向永  吕建平  谌爱东
作者单位:[1]云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昆明560205 [2]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昆明650034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202266);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1FBl23)
摘    要:【目的】研究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在云南的发生与种群消长特点,为全省制定防治策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10—2011年,我们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测报灯监测方法对云南主要稻区的滇西、滇西南、滇南、滇东南、滇东和滇东北白背飞虱的发生和田间种群消长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云南稻区白背飞虱的总体越冬虫量少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N23°55′164″以南,海拔高度为1 369 m以下有水源的稻桩、再生稻和落粒苗上,其中滇南和滇东南越冬虫量高于滇西和滇西南;灯下虫源始见期从3月初到5月下旬,滇西和滇西南最早在3月初,滇东北最晚在5月中下旬,全省有从滇西、滇西南向滇南、滇东南、滇东和滇东北逐渐延后的趋势;灯下诱集虫量表现为西南部低于东南部,全省迁入峰次数和灯下总虫量的高峰期集中在5月、6月和7月,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出现1次回迁高峰期;滇西南和滇南田间种群活动高峰在4月下旬至6月,滇东南和滇东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滇东北的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结论】云南省白背飞虱主害代在5月、6月和7月,重点发生在滇南、滇东南和滇西南稻区。

关 键 词:白背飞虱  发生特点  种群消长  云南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