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羧甲基壳聚糖促进小鼠皮肤毛囊再生修复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引用本文:施 恩,张 毅,田少奇,刘英芹,赵 峡.羧甲基壳聚糖促进小鼠皮肤毛囊再生修复的组织形态学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24):4614-4622.
作者姓名:施 恩  张 毅  田少奇  刘英芹  赵 峡
作者单位:青岛黄海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 山东 青岛266427;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 青岛266003;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 广西 桂林541000;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山东 青岛266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60304)
摘    要: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CMC)促进小鼠皮肤毛囊再生修复的组织形态学结构变化,并与新生小鼠皮肤毛囊的组织形态学结构对比。方法:通过切除皮肤组织建立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全层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CMC组、清得佳组、生理盐水组与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天分别连续给药,第21天处死;为评估造模后小鼠皮肤毛囊组织的再生修复程度,另取新生小鼠36只,每日处死3只;应用Image J技术观察并测量各组小鼠皮肤组织创面修复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新生小鼠皮肤组织厚度、毛囊及"腺泡样"结构数量;对比分析各组小鼠模型第21天和新生小鼠皮肤毛囊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第3天和17天各组小鼠模型皮肤创面再生修复率:CMC组为33.07±9.52%和96.75±2.11%,清得佳组为24.18±6.14%和92.22±0.62%,生理盐水组为21.06±11.59%和87.38±2.79%,空白对照组为8.66±2.27%和85.15±1.34%;采用线性模型重复度量方差分析法,对CMC组与清得佳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皮肤创面第17天再生修复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F=11.970,17.666,8.828,P0.05)。新生小鼠皮肤厚度、毛囊及"腺泡样"结构数量随小鼠日龄增长而增加(r=0.983,0.922,P0.05)。与新生小鼠皮肤毛囊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相比,第21天CMC组、清得佳组、生理盐水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模型皮肤组织再生修复程度分别相当于新生小鼠皮肤毛囊发育后期、中期、初期及瘢痕组织。结论:CMC具有促进皮肤毛囊组织形态学结构再生修复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羧甲基壳聚糖  小鼠  皮肤毛囊  再生修复  组织形态学
收稿时间:2018/3/27 0:00:00
修稿时间:2018/4/24 0:00:00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arboxymethyl Chitosan in Promoting the Regeneration of Mice Skin Hair Follicle with the Tissue Morphology
Abstract:
Keywords:Carboxymethyl chitosan  Mice  Skin hair follicle  Regeneration repair  Tissue morphology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