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豆的胚胎学研究 Ⅰ.胚与胚乳的发育
引用本文:何孟元.大豆的胚胎学研究 Ⅰ.胚与胚乳的发育[J].Acta Botanica Sinica,1963(4).
作者姓名:何孟元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生物系
摘    要:本文报告大豆(品种为“丰地黄”)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大豆胚的发育基本上属十字花型(柳叶菜型)。因为合子首先进行横分裂,结果形成由顶细胞和基细胞构成的二细胞胚。顶细胞首先进行纵裂,成为胚体细胞的基础,基细胞发育成胚柄,而不参加胚体的形成。大豆胚柄由多列细胞組成,而十字花型(柳叶菜型)的典型代表 Capsella bursa-pastoris 和 Ludwigia palustris 的胚柄由一列细胞构成,因此与它们有明显区别。在由基细胞发育成由多列细胞粗成的胚柄过程中,观察到细胞的液泡化和后来液泡消失的过程。大豆传粉后两昼夜可见合子分裂形成二细胞胚。传粉后三天发育成3—8个细胞的胚。传粉后五天形成约由30—40个细胞组成的小圆球胚。传粉后八天发育成由更多细胞组成的大圆球胚。到传粉后十二天可以看到顶端扁平的胚,以及子叶、胚根和胚轴的分化。大豆胚乳的发育属核型。由受精的极核分裂成游离胚乳核,游离核以有丝分裂方式繁殖。它的最初几次有丝分裂是同时进行的,分裂速度与胚细胞分裂速度大体上相同。在胚乳发育过程中我们未见到无丝分裂现象,但尚不能断定在大豆胚乳发育过程中没有无丝分裂过程,因为我们固定材料时间间隔较长。在较大圆球胚时胚乳开始形成细胞壁,细胞壁的形成过程自胚端开始,逐渐及于合点端。在子叶分化时胚乳细胞壁开始破坏,其过程也是自胚端(珠孔端)开始,逐渐及于合点端。在胚乳细胞退化时看到有巨大核和比正常胚乳核小的、梭形退化的胚乳核。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