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动物埋藏学研究方法 |
| |
作者姓名: | 杜雨薇 丁馨 裴树文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1000442.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北京 100044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4.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英国伦敦 WC1H 0PY |
| |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1500); |
| |
摘 要: | 随着学科的发展,有关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研究手段逐渐多样化,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分别揭示了早期人类对遗址的利用行为。近年来,作为古人类行为研究的重要分支,动物埋藏研究在阐释遗址形成过程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梳理了对保存有动物遗存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进行动物埋藏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路,同时,文章介绍了部分动物埋藏的典型模型与经典案例,以此对动物埋藏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与可能的解决方式进行探讨。此外,作者对动物埋藏研究的方法演进进行了简单回顾,为解决遗址中出现的多个埋藏因素相互影响而导致的混乱及重叠现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也对中国考古遗址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
关 键 词: | 古人类活动 动物埋藏学 骨骼表面痕迹 骨骼破碎形态 埋藏模拟研究 |
收稿时间: | 2021-01-19 |
|
| 点击此处可从《人类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人类学学报》下载全文 |
|